选择合适的PLC(可编程逻辑控制器)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决策过程,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,并具备良好的性能和可靠性。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:
一、明确应用需求
设备类型与数量:了解将要控制的设备类型、数量以及控制逻辑的复杂性。
I/O点数:根据控制设备所需的所有输入/输出(I/O)点数的总和,再增加10%~20%的可扩展余量,作为输入输出点数估算数据。
系统扩展性:考虑未来可能的升级或扩展需求,选择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PLC系统。
二、选择PLC制造商与型号
制造商选择:
根据设备用户的要求、设计者对不同厂家PLC的熟悉程度和设计习惯、配套产品的一致性和技术服务等因素,确定合适的PLC生产厂家。
对于控制独立设备或较简单控制系统的场合,可选择日本的PLC产品;而对于系统规模较大、网络通讯功能要求高、开放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、远程I/O系统等,则应选择欧美的PLC产品。
型号选择:
整体PLC的I/O点少且相对固定,通常用于小型控制系统,如西门子S7-200系列、三菱FX系列、欧姆龙CPM1A系列等。
模块化PLC配置灵活,一般用于大中型控制系统,如S7-300系列、S7-400系列、三菱Q系列、欧姆龙CVM1系列等。
三、评估系统性能
处理速度:确保PLC的处理速度能够满足实时控制需求。
内存容量:存储容量应大于程序容量,并考虑25%30%的余量。同时,根据数字I/O点数的1015倍加上模拟I/O点数的100倍来估算内存总字数(16位为一个字)。
I/O处理能力:选择具有足够I/O处理能力的PLC,以满足控制系统的需求。
四、考虑通信与网络功能
通信协议:PLC系统的通信协议应符合ISO/IEEE通信标准,并采用开放的通信网络。
通信接口:应包括串行和并行通信接口(如RS232C/422A/423/485)、RIO通信口、工业以太网等,并符合国际标准。
网络功能: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网络形式,如PC为主站、多个同型号PLC为从站形成的简单PLC网络,或1个PLC为主站、其他同型号PLC为从站形成的主从式PLC网络等。
五、选择功能模块
基本功能模块:如数字输入输出模块、模拟输入输出模块等。
特殊功能模块:如通信模块、定位模块、脉冲输出模块、高速计数模块、PID控制模块、温度控制模块等。
在选择功能模块时,应考虑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,确保功能模块可以方便地与PLC连接,并具有相应的控制功能。
六、关注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
可靠性:选择经过市场验证、有良好口碑的品牌和型号。
安全性:选择符合国际安全标准(如IEC 61131-2)的PLC,并根据应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等级(如IP54、IP65等)。
七、考虑成本效益
初始投资成本:包括PLC设备、配套软硬件、安装调试等费用。
运行成本:包括能耗、维护费用等。
潜在回报率:评估PLC自动化系统对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效果,以及潜在的回报率。
八、供应商与技术支持
供应商信誉:选择有良好信誉和口碑的供应商,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。
技术支持:了解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内容,如培训、编程支持、故障排查等。
综上所述,选择合适的PLC自动化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应用需求、制造商与型号、系统性能、通信与网络功能、功能模块、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、成本效益以及供应商与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。通过仔细比较和评估不同选项,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PLC自动化系统。